選前自總統以降全黨護衛吳音寧,選後第一個被歸罪開鍘的對象也是吳音寧。
這是何等的荒謬,何等的殘忍!
自吳音寧擔任北農總經理以來,歷經一年餘來種種的風波,已經成為一個動見觀瞻的職位,時不時被媒體放大檢視,時不時被政治力介入操作,因此吳音寧處身在這個位置上,專業能力固無疑義,但政治能力確實嚴重不足,尤其議會備詢這一關,恐怕是纏繞吳音寧與民進黨政府的難題。
是以,吳音寧是否合適擔任北農總經理,不是不能被討論,但無論如何吳音寧不應該被當成大選失利的主戰犯,不能被視為綠白合作的獻祭品,不應該被這樣粗暴的對待!
韓流崛起,該當吳音寧負責?如果中央政府執政成績亮麗人民滿意,韓國瑜能趁勢而起?
農業縣選票大幅流失,該當吳音寧負責?農委會主管全國農務,若施政成果豐碩,農民生計大幅改善,農業縣的選舉成績會是如此難堪?農委會主委林聰賢難道不是最最應該負責的人?又憑甚麼放話吳音寧的階段性任務已經完成?
至於,若幻想綠白再度合作,所以必須踢開絆腳石,那就更教人看不起。試問,若柯文哲繼續堅持「兩岸一家親」的主張,繼續對民進黨抱持 「養虎為患」的鄙視態度,在缺乏共同價值理念、未有起碼政治道義的荒堙廢墟上,綠白雙方如何共構聯合陣線?
創黨至今三十餘年的辛苦路,兩年之間把前人辛苦累積的家業幾乎敗光,如果民進黨高層看不清楚人民為何用選票大力教訓,如果以為找替罪羔羊即可承擔頂罪、以為用權謀苟合就能療傷止痛重新站起,視價值、理念、黨格、黨魂如無物,這樣的民進黨只能讓支持者更憤怒、更絕望,直至心如槁木死灰,自此相背而行。
今夜,看見自己無邊的寂寞。卻試問,幾時把癡心斷?